当前位置:首页 > 生鲜电商 > 正文

生鲜电商2017倒闭,负债23亿!国内首家生鲜电商破产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鲜电商2017倒闭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生鲜电商2017倒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食行生鲜退出上海了吗?
  2. 缺斤少两甚至检测出致癌物,电商生鲜市场面临怎样的挑战?
  3. 生鲜平台巨头疯狂补贴二年,小商家纷纷倒闭,属于不正当竟争吗?

食行生鲜退出上海了吗?

食行生鲜在上海已经停止配送

2012年从苏州起步的食行生鲜,***用自建冷链物流,在社区设立冷藏自提柜的模式,被张洪良称为C2B2F(用户-平台-农场)模式,以出售大众生鲜和用自提柜形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来提高用户粘性,对标菜市场生意

生鲜电商2017倒闭,负债23亿!国内首家生鲜电商破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食行生鲜在公司所在的上海已投放1100多个自提点。

缺斤少两甚至检测出致癌物,电商生鲜市场面临怎样的挑战?

生鲜是电商中门槛最高、要求最高的品类需要包括物流、金融、用户运营在内的生态力量。同时,生鲜也是复购率最高、市场想象空间最大的品类。生鲜电商难做,但其3%的行业渗透率、高达数千亿的市场规模、高消费频次、刚需的特性,仍然吸引大量公司投身其中,生鲜电商未来发展依然可观。

行业市场格局一: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倒闭或重组

生鲜电商2017倒闭,负债23亿!国内首家生鲜电商破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鲜电商行业看似繁华,但仇深似海。发展多年,市场渗透率仍在10%以下苦苦挣扎。经过2016-2018年混战,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倒闭或重组。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2017年之间,就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倒闭。一组调研数据显示,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实现账面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行业市场格局二:四大梯队格局初现,头部玩家盈利状况较好

经过资本和市场的较量,逐步形成以阿里为霸主,腾讯京东紧随其后的平台电商第一梯队,以几大垂直电商为第二梯队,以众多中小电商为第三、第四梯队的格局。仅就目前的数据来看,每日优鲜(腾讯系)、京东到家、盒马鲜生为代表的头部平台已占据75%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格局初现,生鲜电商之争背后或许还是巨头的“游戏”。

生鲜电商2017倒闭,负债23亿!国内首家生鲜电商破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述目前只有1%的生鲜电商企业实现盈利,也就是说几乎只有头部企业才能实现盈利。其中,阿里系的盒马鲜生拥有门店122个,营业额增长强劲且盈利,每家相对成熟的店面坪效超过5万元,单店的日均销售额达到80万,通过线上销售的比例超过60%;每日优鲜也已经在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并且公布2017年7月营收达到2.8亿元。

行业市场格局三:社区生鲜店成为投资赛道,迅速攻占消费者心理

生鲜平台巨头疯狂补贴二年,小商家纷纷倒闭,属于不正当竟争吗?

互联网时代巨头们以补贴的方式占据市场是营销手段,也是广告方法,和不正当竞争扯不上边,所谓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市场法则,一味地同情弱者,社会將无法进步。

诚然,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代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很多人都来不及准备,特别是文化程度偏低的小商小贩们,又特别是那些农村种植散户到城里摆地摊的就更难以为继。

未来五年后,各地的农贸市场开始逐步推出历史舞台,批发市场也如此,取而代之的是各巨头们早以布局好的互联网市场。

那么作为社会底层的小商小贩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

1.、zf要考虑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那些赶不上时代步伐的3000万地摊主们,为他们创造一些必要的过度条件,尽量保持协调发展。毕竟在生鲜市场中大多数家庭主妇们还是比较喜欢去现场买菜来获取灵感。(如下图)

2、鼓励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通过集中代收代销的办法解决农村散户种植和销售的问题。

3、由社区或乡村机构印刷一些《微信营销小常识》,以图文并茂和通俗易懂的方法,引导草根阶层[_a***_]和消费者建交直接关系。

总之,作为全球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全力以赴去追赶。用互联网思维去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

近几年,生鲜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井喷式发展”,被称为电商行业的“最后一块肥肉”。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曾风光无限的生鲜电商平台中盈利者寥寥,有的平台重金投入却持续亏损,有的则处于“半瘫痪”状态或早已销声匿迹。其中,物流成本高、用户黏度差等难题已成为生鲜电商的致命痛点
曾经“遍地开花” 如今“哀鸿遍野”
购买优质生鲜农产品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生鲜电商曾被业界预测为电商行业的“最后一块肥肉”。当年,不少生鲜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触网”,生鲜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3年以来,重庆也涌现了每日鲜、田园优选、奇易网、九颗米等各具特色的生鲜电商平台。
例如,每日鲜网依托物联网技术布局线下电子菜箱”,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典范;田园优选则整合了西南地区数百家农业合作社,号称价格实体便宜20%以上。
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最后一块肥肉”却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曾风光无限的生鲜电商平台中,有的重金投入却持续亏损,有的处于“半瘫痪”状态,有的早已销声匿迹。
记者走访渝北鲁能星城、九龙坡云湖天都等高档小区发现,每日鲜网曾斥巨资投放的“电子菜箱”已不见踪影。董事长吴限证实,每日鲜虽还保有线上平台,但线下业务已经停了一年多。
曾被誉为“重庆生鲜电商第一平台”的田园优选,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记者登录网站发现,虽有数百种产品在线销售,但购买者屈指可数。总经理杨代超说,平台正在调整升级,目前已亏损几百万元,生鲜电商曾发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却多是举步维艰。
去年,重庆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发布《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对全市涉农电商平台随机抽取三个月日均访问量调查发现,只有两家平台达到万级,40余家平台只有数百人,10余家平台几乎为零,而智慧的餐桌、九颗米、憨熊小区等平台则早已退市。
全国生鲜电商平台的生存状态也是如此。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95%亏损或巨额亏损。其中,顺丰嘿客、爱鲜蜂、天天果园等风靡一时的平台相继关店。
物流短板、用户黏度成致命痛点
春节前,重庆渝北区的向晴网购5斤芒果下单第二天,芒果就从广西发出,第五天上午才到达重庆,向晴多次催促快递送货,却被告知春节放***不予配送。

下单19天后,向晴终于收到了网购的芒果,芒果却早已***变质。“再也不敢在网上买水果了,明知道水果容易坏,物流还这么慢。”向晴说。

向晴网购水果的遭遇折射出,物流短板是生鲜电商发展的致命痛点。
不同于普通商品,多数生鲜产品需要冷藏或冷冻存储,配送也需专门的冷链物流。杨代超估算,生鲜产品的配送成本因此比普通商品至少高30%。
“更要命的是,当前国内冷链物流体系并不成熟,借助第三方物流必然影响用户体验,自建冷链物流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承受。”杨代超说。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平台普遍面临订单少、复购率低的问题。杨代超说,生鲜产品具有多样性,标准化程度低,消费者的评价有较强的主观性,极易无法满足心理期待而放弃二次购买。
重庆白领张玲曾网购过一次香蕉,但她认为香蕉口感不错,但个头太小,不打算再次网购。“在市场上可以看大小、颜色,还能捏一捏,买着更放心。”
不仅如此,用户很难短期内改变购买生鲜产品的消费习惯。吴限说,相比北、上、广等大城市,重庆等地的消费者普遍时间成本不高,购买生鲜产品也比较方便,电商平台尚无法***用户改变消费习惯。
“物流跟不上,用户引不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吴限说,网购生鲜产品的人群无法形成足够的订单,订单量难以支撑用于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必然导致电商平台亏损。
路在何方?唯有融合发展
记者发现,在“哀鸿遍野”的形势下,也有个别生鲜电商平台另辟蹊径,开拓出全新的发展道路。
例如,重庆本土生鲜电商平台香满园依托重庆菜园坝水果市场和重庆公路运输集团,破解货源和物流难题。总经理杨廷松介绍,香满园走的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路,才实现收支基本持平。“不能为了电商而电商,而要形成线上线下产业体系,融合发展。”
吴限说,企业可以抛开“做农产品一定要做生鲜”的固有思维,暂不涉及农产品业务,形成盈利模式后再引入农产品。“例如,可以先做农业供应链金融,向农业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既可联系供需双方,促进信息对称,还可避开物流等痛点,引入农产品后可从面向企业做起,再逐步直接面向消费者。”
此外吴限建议,各企业应避免各自为战,可合作建设公共物流体系,破解物流难题。奇易网董事长蒋晓春说,生鲜电商企业应建立一个公共服务体系,消除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促进平台、***和种植户形成联盟,实现融合发展。

内容摘抄自[程序社]公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鲜电商2017倒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鲜电商2017倒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