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鲜超市进军电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生鲜超市进军电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做电子商务,必须要有营业执照才能够入驻平台;你可以办理一个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然后经营范围可以:经营电子商务、预包装食品销售、农副产品销售等,需要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
冷链物流公司因为具有保鲜、冷藏冷冻、物流运输等硬件设备设施,所以在生鲜商品的运营方面有先天优势。生鲜商品又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现在线上生鲜商品的占比还不到整个生鲜市场的20%,因此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大很有机会的市场。想做社群新零售模式,还要做做足功课才可行。
社群新零售模式准确点说,是基于用户体验的数据驱动的零售,是人、货、场的泛零售,而社群和线下实体店的融合是基础。由提问可以看出,冷链物流公司想做的模式是B2C的模式,用户是个体消费者。
消费者虽然在不同区域,但其主要分布在社区。而生鲜商品想做线上线下也绕不开社区团购、社区零售、社交电商、社区配送等模式和行为。这就需要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研论证,从而为需求匹配产品和服务。
生鲜商品因为难于标准化,顾客的需求也不一而同。又有配送和提取时间难于统一,产品质量不好把控等问题,运作好并不容易。因此我们还是看到实体店、菜市场在这方面仍然有先天优势。天猫、京东、顺丰优选等等巨头在生鲜电商的运营上都不理想。难道他们没有冷链物流吗?显而易见不是的。
生鲜商品包含果蔬、肉蛋禽类、水产、冻品等等。最终选择产品时,建议侧重标准化程度相对高,损耗较低、易于配送、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类别,并且单品不宜过多,随着运营能力提升慢慢添加。
渠道是生鲜商品的中枢。通过社群、线上销售商品如何送到消费者手里?与线下社区便利店通过拼团合作的生鲜商品如何保鲜,消费者何时自提?[_a***_]如何培训和管理?
生鲜商品在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要充分利用社区商业实体店,使之成为自己的前置仓,从而更好地实现商品延伸。在何时***用何种渠道实现成交要提前规划,这关联库存、成本、损耗、组织的多方面。
只要是卖产品,就会牵涉到营销,如何让消费者在一片红海中认可你的产品并实现购买,这是最重要的。围绕拉新、激活、留存、成交、分享的增长理念,实现裂变。信息更好更快的触达消费者。人、货、场的人是用户,消费者;货是产品,是需求;场是场景,是连接是跨界,产品的销售是人在场景中实现的购买。因此在营销方面要围绕这些展开。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各大电商入局生鲜电商有其根本的原因,我们只需要从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做为切入点就能很好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生鲜产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刚需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生鲜电商也已经过10来年的发展,已形成初步的市场规模与市场机遇,如能有效的占领其市场,对未来的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从新零售角度来说,时下新零售已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线下的实体店与线上的网店的结合也能针对其周边的消费群做针对性的分析,为他们带来很有针对性的生鲜产品,除此之外也是因为线上引流具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消费者通常在购买生鲜产品的同时购买一些其他的日常所需产品,会对平台本身带来额外的收入,能有效的巩固其市场,促进自身的发展。
再者就是随着网络与冷链相关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面对新兴消费群体的成长,面对这么庞大的未来消费群体,生鲜电商市场占有率会迎来井喷式的增长,迎来更加高速发展的机遇。
相信通过以上简明扼要的阐述,我们也能简单的了解其电商纷纷入局电商的原因,说得再明白点,就是因为生鲜市场具有千亿的市场规模,而生鲜电商能像其他普通电商一样占有20%左右的市场份额,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生意。
1、电商发展遇到瓶颈
之前马云和王健林有个打赌,赌10年后电商会不会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赌资一个亿。
现在看来,马云肯定是输了。从他开始提新零售这个说法起,他就知道要输了。
生鲜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块蛋糕。电商发展遇到瓶颈,必然会争相布局生鲜。
2、生鲜电商领域将诞生独角兽
生鲜市场足够大,生鲜电商最后必然也会诞生独角兽型的企业,这也是人们争抢的原因。
众所周知,目前零售行业比较惨淡,2017年上半年,沃尔玛中国关店17家,卜蜂莲花连续5年持续亏损超过11亿,新一佳破产负债10.8亿,…………
所以,传统商超开不下去了,就要转型升级!新零售的排头兵盒马鲜生做了一个榜样。
首先纠正一点:生鲜电商不是现在才火,而是在五六年前就火了。
但是全国4000家生鲜电商企业,仍然普遍处于烧钱阶段,其中能赚钱的企业不过1%。
你可以想象传统生鲜电商行业的糟糕处境。
与此相对应的是,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不到7%,而线上零售在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却达到了15%,生鲜电商做得有多糟糕,活得有多艰难,而生鲜电商的潜力有多大,由此皆可见一斑。
非常显然的是,传统的生鲜电商有着非常大的问题。
简单讲,其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人群错位带有伪需求特征-网购的烧菜做饭少,在家做饭多的老年多,却不网购生鲜;竞争地位尴尬-和菜市场比便利,和商超比价格,两头不占优;履约成本高-冷链物流成本高、限时配送要求高,损耗大,严重影响了生鲜电商盈利能力和用户体验……所以传统生鲜电商企业倒了一批又一批。
但是,理应看到的是:
1.生鲜商品具有市场足够大,以及刚需、高频与自带流量的基础特征,具有很好的流量入口及带动低频商品的价值效应;
2.各消费渠道及零售业态各自在消费体验上存在重大问题,菜市场数十年如一日脏乱差,商超重销售并生鲜度欠缺……通过诸如现场加工、堂食,以及通过色香意味形的运用,就能比较容易的将生鲜商品的消费体验提升一大截。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类似阿里巴巴及其盒马鲜生,京东及其7fresh,苏宁易购及其苏鲜生……零售世界的超级玩家,尤其是线上那些掌握了庞大用户数据及***,能对线下较好赋能的超级玩家们,纷纷也选择了以生鲜为切入及发力重点践行新零售。
生鲜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而生鲜电商目前生鲜市场总占比仅仅达到10%左右,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391.3亿元人民币,2018年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已经达到了2000亿+的市场规模,未来,生鲜电商市场还将保持高速稳步的增长,预计在2019年还会有一个大的跃升达到3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生鲜?到底哪些因素在促进整个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借今天这个问题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生鲜电商发展历程:
1.2005年开始以易果生鲜为代表的主打水果为主的平台开始触网,标志生鲜品类进入电商萌芽期。2008-2009年前后,市场食品安全***频发,导致了消费者对品质高、健康安全的生鲜食材市场需求上升。新的市场机遇出现,大量平台、商家发力生鲜电商,然而因为市场的需求度还不高,且生鲜电商模式太过单一,加上生鲜电商对仓储、物流的要求更高,很多企业因为市场把控力不足遭到淘汰。在这一阶段表现较好的有沱沱工社等布局区域市场的企业。
2.来到2012年,本来生活褚橙网络营销成功,次年春又营造了“京城荔枝大战”热点话题,生鲜电商热度进一步提高,借力社会化媒体持续发酵,标志着生鲜电商进入探索期。
3.而后,垂直电商平台不断涌现,巨头资本亦纷纷入局,以本来生活网、中粮我买网、每日优鲜、沱沱公社等平台快速发展,直至当下,盒马生鲜、超级物种、7FRESH等平台的崛起,表明了经历2012-2013的短暂探索,生鲜电商市场快速进入了高速成长期。
二、有利因素分析:
1.生鲜市场人口红利,虽然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速在放缓,电商购物已经进入到了成熟转型期,但就互联网用户整体网购率而言,生鲜电商的网购渗透率还非常低,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上以短视频为主的内容电商爆发,移动互联网覆盖率以及网络传播速度不断提高,使得用户对移动端的粘度变得更高,让生鲜电商这类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对产品展现要求更直观的领域迎来更大的机会。
你知道天底下最赚钱的生意是哪个吗?就是买菜吃饭!最赚钱的不是利润最高的,而是消费频次最多的!民以食为天,人天天都要买菜吃饭,这是天底下最赚钱的生意!
1、如果不信,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中国饮食消费是14万亿(房地产也是14万亿),其中生产成本是5万亿,利润是9万亿;农民提供了产品,消费者提供了利润,钱到被中间商赚走了!作为中国最大的蓝海市场和最大的利润产品,互联网巨头能放过这块肥肉吗?
2、为什么互联网电商这两年才开始进军生鲜蔬菜市场哪?其实早在有了互联网电商,就开始有人进军生鲜蔬菜市场了,但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太难改变了,几千家企业几千亿资金砸进去,几乎没有一家赚钱的!直到这次疫情的出现强行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互联网电商对生鲜蔬菜市场才有开始线下布局生鲜蔬菜市场!
3、互联网巨头们集体杀尽生鲜蔬菜行业,看上的不仅仅是生鲜蔬菜行业巨大的利润,更是想建立线下的互联网入口!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巨头们是靠流量赚钱的,无论是微信头条百度还是淘宝天猫,都是靠免费聚集客户做大规模然后赚广告和卖流量赚钱!而买菜吃饭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流量,把买菜的人都聚集到自己的平台,用户规模和平台流量上去了,广告费和市值就蹭蹭的上去了!
面对这么大的市场和诱人的红利,哪个互联网巨头能不动心哪?
其实如果你是一个居家做饭的人,应该已经知道,现在大部分城市里面一些传统的菜市场已经消失,但是取代这些菜市场的不是电商,而是周围崛起的生鲜超市,比传统的菜市场规范干净,又比生鲜电商更加亲民。
目前传统菜市场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生鲜超市的崛起势必会替代传统菜市场,虽然生鲜超市也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就目前来看,生鲜电商只是作为生鲜超市的补充,也许是趋势,但绝对不是生鲜销售的终点模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鲜超市进军电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鲜超市进军电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exnet.com/post/45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