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特尔生鲜电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英特尔生鲜电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达摩院提出要赢利,本质上是要对治科研机构“研而不发”的弊病,把基础研究和商业对接起来。
马云曾经说过:“在我国,企业家和科学家存在割裂,企业家认为科学家研而不发,科学家则认为企业家一心求财。” 因此,马云提出达摩院在5年后应该可以靠技术盈利,自负盈亏。
达摩院的本质是一个专注于「未来基础技术研究」的组织。其实有点像芯片行业里面的ARM,本身不生产芯片,但做的是芯片底层技术和专利的授权;达摩院未来要赢利,应该走的也是这样的授权模式,也就是马云所说的“把技术进行普惠”。
当然,达摩院赢利只是手段,而真正的目标和KPI是“未来要服务全球20亿人口,解决1亿人口的就业机会,创造1千万企业的盈利发展空间。”
这样高远的目标确实不是3年5年能够实现的,难怪马云希望即使哪天阿里不在了,达摩院也能继续存在。除此之外,马云希望其它能够“寿比南山”的组织还包括湖畔学院、阿里公益基金会以及罗汉堂,而阿里巴巴只要能活102年就算是成功。
看的出来,阿里在对于未来、对于整个世界的布局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
如果达摩院想要盈利就必须要划清与阿里的关系,进行股份改革。在产生技术成果后,进行专利出售。另外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方法开一些技术发布会,不过这只是一小部分。股份改革,技术转让才是唯一的出路。
马云在云栖大会说:“在我国,企业家和科学家存在割裂,企业家认为科学家研而不发,科学家则认为企业家一心求财。在新时代,企业家需要与科学家结合,企业家要有为人类造福的担当,而所有科学家也要有企业家的结果、效率、公平意识。”
此外,马云认为“达摩院”在5年后应该可以靠技术盈利,自负盈亏。
达摩院之于阿里:是否真的如虎添翼?
根据胡晓明所言,在诸多未来的挑战面前,让阿里巴巴的技术看得更远,对未来5-10年做更长期的投资,对未来的技术有更好的研究,更专注于在基础层上面,和阿里云有更好的互动,这是成立达摩院的初衷。
“达摩院专注未来基础技术研究。达摩院本身的商业模式也会跟阿里系(阿里云尤其)密切合作,所有的产品未来对技术的商业路径出口,解决短期与长期,投入与商业之间很好的一个现代的研究体系的模式”
不知不觉中,阿里达摩院成立快一年了。作为国内明星企业阿里巴巴设立的基础研究机构,达摩院也是备受关注的存在。但是,作为商业企业的阿里巴巴投资创立达摩院,理应有着商业诉求。因此,网友对达摩院的盈利模式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马云可是放话要三年内投入1000亿人民币来支持达摩院的发展,总不能说拿真金白银烧着玩吧?
达摩院是阿里巴巴重金投入的大项目,阿里巴巴作为一家商业机构,必然会有其商业诉求在里面。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并不一定需要达摩院直接实现盈利。达摩院作为阿里巴巴的研发机构,如果达摩院能通过技术开发,收取授权费等模式盈利自然最好。但是,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最主要的目的肯定是让达摩院成为阿里巴巴的研发利器。只要达摩院能做出研发成果,阿里巴巴有足够的场景把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收益。只要阿里巴巴能从达摩院身上获得足够的回报,阿里巴巴的战略目的就实现了。
马云先生宣布重金投入达摩院,并且招募了一批世界顶级的研发专家。阵容非常豪华,实力非常强大,让人不得不感叹阿里巴巴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号召力。
但是,马云可不是一般人,不会做亏本的生意。达摩院看似投入巨大,实则不然。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就算不成立达摩院,也是需要在研发方面投入巨额资金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而且没有达摩院这个不那么“商业化”、而且从属意味不那么浓厚的研发机构,阿里巴巴也很难请到部分技术大拿。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达摩院是其整合研发力量之后在投入一笔资金对自己技术力量的升级而已。只有增量部分才是阿里巴巴的真实投入,考虑到阿里巴巴请来顶级专家的隐性回报,阿里巴巴的投入还是很值得,很划算的。
进价1块钱,卖了10块钱,赚了9块钱,这是一种盈利;
投资1块钱,收回100块钱,赚了99块钱,这也是一种盈利;
建个平台,成本1万块钱,产生10万广告费,赚了9万块钱,这也是一种盈利。。。
问题是达摩院是哪种呢?
上面都没有对上。
汽车上最值钱的是什么部分?
发动机!
每家汽车厂商最烧钱的是什么部门?
发动机研发!
达摩院类似于发动机的职能,只不过它的愿景更远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特尔生鲜电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特尔生鲜电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lexnet.com/post/57108.html